《歷代畫史匯傳》,清彭蘊璨編。
彭蘊璨(1780—1840),字朗峰,號振采,又號畊硯齋主人,清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啟豐曾孫。愛收藏古玩字畫。
此書可視為一部中國歷代畫家人名辭典。卷首有石韞玉所撰序,云彭氏“積數十年之精力,廣搜博采而成此書”。又有蘊璨所撰弁言,云編輯此書,“欲歷歷有據,便于稽考,特以表彰品概,識其用心有在也”。又有例言一篇,詳述編纂體例。此書輯錄古今畫家生平事跡,匯成一書,上起黃帝,迄于清嘉、道年間,凡著于錄者七千五百余人。人立一傳,簡單記述其字號、籍貫、所長及著述等,并注明出處。文字簡潔明了,資料來源有據。據卷首所列引證書目,編者查考引證書籍資料達一千二百多種,所采用資料有史書、方志、畫史、文集、筆記等,可謂用力至勤。
凡分七十二卷,附錄二卷。卷首為“國朝圣制”,編入清代善畫帝王及善畫宗室;卷一為“古帝王門”,編入歷代善畫帝王;卷二至卷六十一為“畫史門”,編入各代畫家;卷六十二為“偏闕門”,編入逸其姓而存其名或僅以字行世的畫家;卷六十三為“外藩門”,編入歷代中國少數民族畫家及來華外國畫家;卷六十四、六十五為“釋氏門”,編入各朝僧侶畫家;卷六十六為“后妃門”,卷六十七至七十二為“女史門”,編入歷代女畫家。末有附錄二卷,仍以韻分編,然未注明出處,疑為作者隨時聞見輯錄而成者。
“畫史門”與“女史門”為此書的主要部分。畫家次序編排,以姓氏隸屬于韻部,依韻部而排列姓氏先后;而在同一姓氏之下,則依時代為序,頗便于尋檢。
此書資料繁富,畫家小傳中間有考證,偶附論畫之語,尚具心得。然因卷帙浩繁,沿襲前人錯誤及遺漏之處亦復不少。又因貪多務得,對采錄畫家所持標準未免失之過濫,如嫘(舜妹)、周勃、關羽、張飛等,居然也都收入書中。陸心源曾于《儀顧堂題跋》等書中專門指出。但余紹宋《書畫書錄解題》卻認為,“陸氏心源譏其未能完備。然一人之精力有限,即有所遺,亦不為病“。是書著錄人數、內容較多,且查考多有據,雖有疏漏處,仍為研究歷代畫史和畫傳的重要著作之一,于查考書家傳略亦大有裨益。
此書版本甚多,有道光五年尚志堂彭氏刻本、同治十三年畊余堂邱氏刻本、光緒八年掃葉山房刻本、光緒五年京都善成堂刻本、民國三年上海漢粹社石印本等。今據道光五年尚志堂彭氏刻本影印。
至民國時,東臺吳心谷鑒于彭氏《歷代畫史匯傳》存在的諸多問題,特編《歷代畫史匯傳補編》一書以補正。
吳心谷(1882—?),原名秉釗,字忍庵,號秋水軒主人。原籍海安角斜,附生?娦∑聬燮洳,妻以女澂冰,遂居東臺栟茶(今屬江蘇如東)。攜妻東渡日本,于高等商業學校習商科,畢業回國。光緒三十四年廷試舉人,授郵傳部七品小京官。曾任袁世凱大總統府通治局秘書、禮官處禮官、徐世昌總統府秘書官、江蘇志局編纂、上海世界書局印刷所副所長。平生愛好中華武術,曾拜孫祿堂為師。工詩詞,精研六法,與齊白石友善。
此書分四卷,仍以詩韻編目,所錄畫家從隋唐到近代約數千人,以清代、近代畫家居多。初版于民國十八年。至民國三十二年,北京琉璃廠豹文齋據吳氏原稿,更為增輯,取名為《增廣歷代畫史匯傳補編》,鉛印再版。此書對歷代畫家人物增益不少,但不注明所據資料來源,未為不便,亦存不少錯訛。今據民國三十二年北京琉璃廠豹文齋鉛印本影印。
《歷代畫史匯傳》及《補編》,作為查考古代及近代畫家人物傳記資料的工具書,具有很大的價值。因此,此次特重新影印出版,并編制了詳細的人名目錄,以方便讀者的使用。